<h1>中国书画网</h1>
首 页
网站简介
历代书画家
近现代名家
当代名家
院士展厅
分类展厅
书画销售
人体艺术
书画知识
联系我们
 
书画知识
+ 国画知识
+ 文房四宝
+ 书法知识
+ 油画知识
+ 书画鉴赏
+ 国画流派
+ 收藏知识
+ 中国书法家协会概况
+ 全国各省市美术家协会介绍
+ 中国美术家协会概况
+ 全国各省市书法家协会介绍
+ 书画百科
参展指南
我要参展
参展须知
 
 
 您现在的位置: 大中华书画网 >> 书画知识 - 刘墉墨宝误藏和珅家庙 这幅字画是从何而来?

刘墉墨宝误藏和珅家庙 这幅字画是从何而来?

出自:北京日报    发表时间:2010/6/13 23:05:11    点击率:6235

  刘墉是和珅的死对头,刘墉绝不会给和珅写条屏;和珅也绝不会保存刘墉的真迹。可在和珅的家庙里,就收藏着一幅刘墉的手迹。这是一幅条屏,落款为“东武石庵”,用有“石庵”和“刘墉之印”两方红印。装裱颇为精细,但因时间太久,保管不善,上轴已近脱落。那这幅字画是从何而来呢?说来话长。 

  当年,扬州有一个盐商叫汪如龙,此人很会经商,深谙经商必得官保、只有官商一气才能发大财之道。为发大财,他不惜用了很长时间花了许多功夫训练了一批美女,不惜用重金购得名贵珠宝和名人字画,只等大官来了,就进献上去,以攀高结贵,得到官家的庇护,使自己的生意更加兴隆,钱赚得更多。

  和珅随乾隆五下江南时到了扬州。汪如龙欣喜若狂,他知道:苦心准备了多年,今天升官发大财的机会终于到了。他首先送上名帖,说要进献美女。和珅一见名帖,好不高兴,他也正要为皇上物色美女,以博得乾隆的欢心。于是派人把汪如龙找来。汪如龙见到了当朝宰相,那份受宠若惊的神态就不必提了。他连忙把两个训练有素的美女送来给和珅看。和珅一看,十分中意,忙带着一个美女去见皇上。乾隆一下子就被这个美女迷住了,直夸和珅办事有功,放了和珅三天假。和珅如野马脱缰,好不自在!带着汪如龙进献的另一个名叫豆蔻的美女快活去了。

  这汪如龙看事儿十分老到,他知道见皇上是不容易的,很多事情皇上也不会亲自去办,只要巴住和珅就足够了,就会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一切。于是他天天都到和珅的住处请安,天天都送东西过来。和珅见汪如龙对自己十分忠心,豆蔻又十分称自己的意,于是就与汪如龙称兄道弟起来。汪如龙干脆把和珅请到了自己家中,竭力款待。酒席之上,汪如龙故意问和珅喜不喜欢字画,见和珅喜欢,就取出一幅,从衣袖中拿出一张银票卷了进去。和珅没有看见,汪如龙就把这条屏交给豆蔻,嘱咐她小心保管。

  回到京城,和珅与豆蔻清理从江南带回的金银财宝,看到了汪如龙的这幅字画,展开一看,原来是刘墉的字。和珅最恨刘墉,正要把这字画扔到一边,豆蔻却心里明白,接过来一抖,一张二十万的银票掉了下来。和珅见了,喜上眉梢。连说:“汪兄真是太破费了。”豆蔻趁机说道:“相爷,你也破费破费嘛!”和珅道:“不知他要点什么?”豆蔻说:“他一个做盐生意的人嘛,还不只想做盐生意呀。给他个管盐的官衔,他生意好做点就行了。”豆蔻真不愧是汪如龙培养出来的,她适时地转达了汪如龙的意思。不几日,扬州盐政的帽子就戴到了汪如龙的头上。那刘墉的字画呢,就扔在豆蔻房中了。豆蔻是个喜爱文墨的女子,她把这幅和珅扔掉的字画欣赏了一番,又仔细收藏好。过了一些日子,和珅让她住进家庙的后院里来,这幅字画也就跟着她到家庙里来了。和珅死后,这幅刘墉的真迹也就奇迹般地保存下来了。

 


 
 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广告联系 | 本站章程 | 版权声明 | 常见问题 | 访客留言 | 联系方式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© 2008 -2010 汉唐书画网.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16093847号-1 
总部:中国·北京 事业发展部:广东·惠州  联系电话:0752-2356123 邮箱:zhsh5000@163.com
中国文明网